合肥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其他商务服务 > 搭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平台 利用信息化做出改变
合肥
[切换城市]

搭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平台 利用信息化做出改变

更新时间:2018-05-21 09:49:30 浏览次数:61次
区域: 合肥 > 高新
  “以前,由于路途、天气等各种原因,送教难的就是做到常态化的协同与共享,无论是粤藏对口帮扶,还是我校对墨脱县几所学校的走教送教,现在有了华南师大的这个平台,就方便快捷很多了,能够有效解决远距离送教的困难,也能有效摆脱偏远乡镇无专业教师的窘境!”本次作为主课教师的西藏林芝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胡莉华感叹道。

  4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西藏林芝搭建起了手机移动数据云,并开展广东广州—西藏林芝协同教学手机直播课堂,开启华师网院助力教育援藏协同与共享的新篇章。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加大举措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政策,西藏自治区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显着改善,而同时,为了将优质资源向高寒、边远和艰苦地区倾斜,各地以及西藏城区的老师常年都坚持走教、送教。

  比如林芝城区的名师要到林芝各下辖县开展送教,在与该校的老师交流中了解到,要到距离350公里以外的墨脱县送教,路途需耗时11小时,且到了雨季,偶发山体滑坡等,更是阻碍了这一道路,走教、送教难度大。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华南师大通过构建手机移动数据云,城区名师与结对学校教师通过手机协同备课、同步教学、共享资源,林芝一小的老师郭彬和胡莉华分别与米林县小学以及米林县多卡小学的老师,共同开展《盐到哪里去了》以及《秒的认识》两节精彩协同教学课。

  米林县多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下课后兴奋地表示,这种形式“丰富了学习生活”,“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两个老师(城区和本地老师)一起上一节课,知识点更加清晰易懂了”……

  手机移动数据云,让本地的名师名校资源能够快速地覆盖和共享,形成本土化的资源,用身边人解决身边事,也实现本地名师引领的陪伴成长,而名师在这过程中也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协同共享,实现本地教师资源自身造血的良性循环。

  在本次开展的“广东广州—西藏林芝协同教学手机直播课堂”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天河实验学校借助华南师大的手机移动数据云,将该校教师胡海晖《小数的性质》直播课送到3000公里以外的林芝,四校开展协同教学。李财富老师则与林芝两所学校的老师聚焦课堂,远程开展《七颗钻石》同课异构活动。

  华师附属天河实验学校校长卜理敏说,“以往的东西部对接学校合作帮扶,很难做到常态化,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了。以后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一年若干次的公开课送教,而是常态可持续的常规课手机送教。”在同课异构直播课堂结束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杨建国、华师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江伟英、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师董光柱在华师的远程诊断中心,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点评,同时与林芝米林县小学的语文组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探讨适合藏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米林县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曲桑说:“农村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指导,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专家的点评诊断能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远程诊断使得这种指导可以常态化地进行。”

  据项目组介绍,华南师范大学的手机移动数据云,采用新的移动开发技术及强大的后台云服务,移动终端草根式前端操作,实现实时编码并兼容不同移动终端,创新实现边直播边录制的功能,直播端双向互动不超过0.01秒延时,让不同地域的课堂互动起来,且用手机3G或4G直播一节课流量费不到1元,廉价成本可以实现常态化应用,“草根”的应用实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投入的视频会议系统效果。

  随着华南师大手机移动数据云的搭建以及手机直播课堂的同步实施,教育援藏的协同共享常态化成为可能,初步形成东部与西部、大学与中小学的教育帮扶合力,进一步推进藏区城镇与乡村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5月2日,南京民办实验学校(一中分校)的青年教师李敏在课堂上向观摩教师和专家们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常态课。不同于以往的是,一上课李老师就利用人工智能信息化学科应用“悠数学”大屏投影,回顾课前的前测结果,就共性错题和典型错误答案进行讲解。紧接着是一次课堂检测,学生使用平板作答提交后,学情报告实时生成,练习完成情况、题目正确率分布和班级薄弱知识点分布一目了然。随后李老师请学生上台对错误答案进行订正,对薄弱知识点精准讲解。经再次课堂检测,班级整体正确率已经从前测的75%提高到了93%。经过大数据分析,临近课堂尾声,老师又分层布置了课后作业。

  在评课环节,观摩教师和专家们认为,通过“前测—讲解”“授课—随测—讲解”的多次强化,“悠数学”帮助教师精准定 位学生共性问题、分层精准布置作业,实现了智慧课堂的精准融合,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6年前,在美国波士顿留学的余海涛和一批在硅谷的人工智能教授和博士,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梦想是要做出一套高科技的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可以帮助老师精准地教、学生精准地练,不要题海战术,每天帮老师和学生节省1到2个小时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经过6年的艰辛努力,余海涛的团队近百人只与一门数学“死磕”,同时与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教育专家深度合作,终打磨出了“悠数学”,满足于K12基础数学的自适应个性化、因材施教的需要,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精准融合,其核心价值在于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老师从经验型教学转向基于数据性分析的科学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提分、减负、增效”。

  据该研发团队介绍,他们经过长期的研发,可以随时将传统线下教辅资源,同步转化成线上精准聚类智能资源,从而让教师得心应手精准选题和组卷,分层一键布置作业;提供作业免批改服务,自动诊断即时评价。老师根据学情报告可实时了解班级学习情况,进行课前教学调整、课中精准教学、课后作业分层,真正因材施教;同时也通过大数据智能诊断、作业错题订正、举一反三精准推送训练,不再需要题海战术,为学生定制专属个性化教学服务。截至目前,“悠数学”使用范围已覆盖江苏、北京、天津等60多个地区上千所学校。

  由于拥有几十项人工智能的语义识别相关的发明专利及软件着作,“悠数学”由此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双软”企业、江苏省“双创”重点扶持等多项殊荣,还参与了2016年度全国教育技术相关重点课题“基于过程性学情数据的中学数学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开发研究”,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批子课题开题会,课题参与学校总计50余所。

  在开题会上,课题参与教师积极开展公开课的教学展示,并于课后交流课堂使用心得: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信息化融入教学核心优势体现在,可以提供同步教辅资源、即时评价、个性化服务,以过程性教学为研究基准,从课前作业布置到做题查漏补缺,自动精准推送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轻松实现课堂的参与感。
智慧校园http://www.ahk***/
网络阅卷系统http://www.ahk***/
合肥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4月30日
注册时间:2014年10月15日
UID:158830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