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其他商务服务 > 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表彰奖励明细
合肥
[切换城市]

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表彰奖励明细

更新时间:2020-10-26 14:30:55 浏览次数:128次
区域: 合肥 > 高新
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表彰奖励明细,本次分为职工组、教师组、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等。具体申报奖励均有划分:
  1. 职工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一等奖:每人奖励5000元。名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向省总工会推荐申报“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均可按程序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符合条件的(年龄在35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可按程序向团省委申报“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女选手可按程序推荐申报“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二等奖:每人奖励3000元。女选手可按程序推荐申报“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三等奖:每人奖励1000元。
  2. 教师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一等奖:每人奖励5000元。获奖者均可按程序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符合条件的(年龄在35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按程序向团省委申报“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女选手可按程序推荐申报“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二等奖:每人奖励3000元。女选手可按程序推荐申报“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三等奖:每人奖励1000元。
  3. 中职学生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一等奖:每人奖励5000元;二等奖:每人奖励3000元;三等奖:每人奖励1000元。
  4. 高职学生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一等奖:每人奖励5000元;二等奖:每人奖励3000元;三等奖:每人奖励1000元。
  5. 各获奖选手授予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杯;组织奖根据参赛单位组织情况确定,授予荣誉证书;获得过“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的不再重复授予,获得过往届大赛一等奖的选手不能再报名参赛。

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咨询:18755150022(微信同步)0551-65300518

安徽省第四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技术方案

教师组

2020年10月
目 录

一、大赛名称 1

二、大赛目的 1

三、竞赛内容、形式和成绩计算 2

四、命题原则 3

五、竞赛范围、比重、类型和其他 3

六、大赛流程 11

七、大赛试题 11

八、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及技术规范 11

(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 12

(二)评分方法 12

(三)评分细则(评分指标) 14

(四)评分方式 15

(五)技术规范 15

九、建议使用的设备要求及指标 25

十、安全保障 37

十一、大赛组织与管理 38

(一)组织机构 36

(二)大赛设备与设施管理 37

(三)大赛监督与仲裁管理 39

十二、裁判人员要求 42

附件:计算机配置要求(建议不低于此配置) 42

一、大赛名称

第四届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二、大赛目的

大赛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岗位技能提升的要求,面向全省工业自动化产业工人、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方向学生,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企业工人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相关领域的能力提升、促进技工学校与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专业改革与发展,解决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增长与专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提升工业机器人系统技术应用人才水平和数量,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提升技工学校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

大赛的举办将促进工业机器人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等企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工作站安装调试、系统集成以及现场维护等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的组织管理、自主创新、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及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大赛同时引导技工学校与职业院校关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和引导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示学生工业机器人及系统应用的综合能力;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水平,以赛促教,为工业机器人及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三、竞赛内容、形式和成绩计算

(一)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内容包含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三)参赛对象

教师组为省内职业和技工院校在籍教师。

(四)报名条件

1.思想品德;

2.具备较高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水平;

3.学习能力较强,身体素质好;

4.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五)成绩计算

理论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试题均为客观题,采用笔试方式实现,理论知识竞赛成绩按20%的比例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

实际操作竞赛满分为100分,实际操作竞赛成绩按80%的比例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

折算后的理论知识竞赛成绩与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相加得出参赛选手竞赛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四、命题原则

按照《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实施,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发展情况命题。重点考察参赛选手连接设备、排除故障和操控工业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的技术水平,在基本技能考核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企业所需专业技能及新技术应用,体现现代制造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职业专项能力考核及工匠精神要求。

五、竞赛范围、比重、类型和其他

(一)理论知识竞赛

1.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知识为主,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相关知识为辅。

(1)电工基础

电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电工基础和电气测量两部分,重点为电工基础部分,包括直流电路、电磁学、交流电路、非正弦电路及过渡过程基本概念、常用电工仪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机械知识

极限与配合、带传动和链传动、渐开线齿轮传动、定轴轮系、常用机构、轴承、联接、液压与气动基础等内容。

(3)机械制图

投影几何的基本理论及制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加工、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标准件简化画法和实物测绘方法。

(4)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概况、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工业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的视觉传感系统、机器人的接近、力觉和压觉传感器。

2.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四种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编程题。

3.竞赛时间

理论竞赛时间为1.5小时。

4.命题方式

专家命题,随机抽选题目。

5.考试方式

采用试卷考试。

(二)实际操作竞赛

实际操作竞赛以操作技能为主,仪器仪表使用及安全文明生产在实际操作竞赛过程中进行考查,不再单独命题。

1.竞赛范围与内容

为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实际技能操作竞赛包括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仪器仪表使用和安全文明生产三大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

合肥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5月27日
4月30日
注册时间:2020年05月23日
UID:694849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